陶瓷的烧制技术约莫在八世纪西传,华夏陶瓷的技艺更领先欧洲数百年,陶瓷不只是生活里的用品,更是文明的象徵,历经千年的传承,温度焠链及媒材变异转化为工匠的巧思,超越极限的极致,超越可以的希望;使它成为博物馆的展品,有多少技艺开拓陶瓷的可能,多少可能影响这世界。

上图:天下第一名窑宋代汝窑雨过青

从唐代的唐三彩,经由柴烧温度的控制,呈现出水乳交融瑰丽的颜彩,再从天下第一名窑,宋代汝窑雨过青同如玉石的光泽堪称绝世之作,再由接续到清代的珐琅彩瓷器,是由西方的彩绘技术所影响的,呈现出色丰胎质细腻的宫廷艺术品。而这些都属於宫廷陶瓷,自然技艺体现一定是世代的最高艺术价值,确俨然为国家的瑰宝。

上图:雍正御制八棱珐琅彩瓷灯台,灯罩为镂空瓷刻

而「陶瓷」从陶土、瓷土的选择就是一们学问,更别谈论温度及釉彩的釉变,或是瓦斯窑、电窑、柴窑、的不同。就连烧制的方式都会影响成品,而这些专业的技术,同如百科字典里的深奥。像柴烧特有的落灰,让釉产生变化形成多色或单色朴拙的效果。

上图:陶华灼特展作品,2010年柴窑裸烧墨陶茶钵

从过去到现代随着新技艺的发展,陶瓷的技法转而强调个人特质的展现方式,不再是以装饰性为主流,而是一种贴近消费者的角度,让使用者行为成为主角,让作品退居背後,改变原有的作品诠释。从 Finding cheska看见机能的特性,陶瓷的结构到上色的技法不再追求高深的技巧,而重新思考陶瓷与人的关系,技艺的秘密是来自於自我心中,无法跨越的界限。

上图:FINDING CHESKA – BIRDIE 鸟儿造型茶具组

身为一位创作者、设计者最需要的开拓自我并不去先设限,找寻共鸣的对应切入。试着从媒材出发去倾听媒材的特质,就像每一个容器让人能的感受,当你一点一滴累积,从塑型、修胚、素烧、上釉…..等等,找寻对的技艺实践想法。

  上图:柳宗理西式黑、白色红茶杯

就像柳宗理的器皿不是突显的陶瓷的技术,而是创作者的思考及人的存在。好的技艺只是能让陶瓷成型,但「好」的作品能感动人;从宋代六大名窑到现经的窑场,传承了技艺更传承了使命,为了使生活更进步,而身为当代的创作者、设计者不是要多难技艺,而是什麽方式去达到自我想要,「想」的落实才会机会呈现,呈现自己与他人的感受,让好的技艺结合好的想法成为作品也成为认识「陶瓷」的开始。


上图:台湾陶艺家章格铭Zhang Ge-Ming作品

资料来源 aerc.nhcue |  xinhuanet.com | clayzen.pixnet.net | roodo.com | antique-chinaware.com

诚挚邀请你成为好朋友–>

Related Posts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