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年 9月,前《英雄联盟》职业选手、知名实况主丁特(本名薛弘伟)指称游戏橘子公司的手机游戏《天堂 M》「传说制作秘笈」(紫布)制作成功率低於官方公告,透过直播影片向观众表达不满,双方就此杠上。
经历两次法庭攻防战後,本周一(13 日)法官驳回游戏橘子之诉,也让游戏橘子股价於(14)盘中跳水直接跌停锁死,判决出炉後丁特也发出影片引发网友关注,本文为您重新回顾事件始末以及台湾转蛋法的发展。
转蛋法是什麽?其他国家怎麽做?
丁特所遭遇的问题并不是首例,过去许多游戏在机会型商品上持续有课长们对於机率问质疑。台湾转蛋法修法,可追溯至 2021 年 6 月网友於公共平台提起,最终引发 6,560 名民众覆议,行政院因此办理公听会,邀集产业、学者、专家及玩家参与。
召开「台湾线上游戏转蛋法联署案座谈会」後,经济部给出回应指出:「目前游戏在台发行非特许制,在台发行之游戏亦高达 80%为代理,若课予管理强度高於其他国家之法令,恐使原厂直接由境外跨境营运,不利消费者保护及产业发展」,
经济部提出,各国并未就转蛋等机会型商品特别立法,但是考量消费争议多,可以现行《网路连线游戏服务定型化契约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》处理,其中「契约应记载事项第 6 点已就付费购买机会型商品订有相关规范,要求业者应载明活动内容、奖项、中奖资讯及提醒机会中奖活动特性之警语」;而「现行定型化契约范本第九条第四款,亦鼓励业者自主公布机率。」
讲白话一点,虽然没有立专法必要,但经济部也说,稍修改现有法律即可有转蛋法的效果。
究竟是否纳管其他国家的作法为何呢?同样游戏市场大国日本为例,在 1962 年上路的「不当景品类及不当表示防止法」,当然这不是因为手游课金而制定的法律,最早其实是「为一只苍蝇而生」的法律,有人发现绘有牛插图的牛肉「三幌烧烤大和煮」罐头出现苍蝇送去化验,却意外发现商品并非 100%牛肉,反而大部分都是马肉跟鲸鱼肉所冒充。
随着手游在行动装置爆炸性成长, 2012 年後才陆续针对手游做出法规的修订「优良误认」、第 4 条第 1 项第 2 款「有利误认」及第 4 条第 2 项「不实广告管制」等条文,规范游戏厂商不可误导玩家课金。
此外,除了法规,产业的协议自治也发挥作用「日本线上游戏协会」(JOGA)的在 2016 年营运指引中提出对课金商品机率公示的要求,并规定规定课金扭蛋的内容、机率、重覆性。扭蛋获得稀有物的课金上限为单次扭蛋的 …